以下是搜尋 "遠見雜誌" 的結果

用伴手禮激發客戶「互惠」心態?破億金牌業務:先買對的後買貴的

本文作者就職於日本荏原機械、德國西門子、美國Tuthill等世界著名企業;是年訂單破億的金牌業務員。22年的業務經驗讓他體會到:細節決定成敗,信任決定買賣。拿大單與丟大單的差別,就在多數人最忽略的「細

5天前 11:36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客戶   伴手禮   破億   金牌   企業   先買   職涯   就職   機械   西門子  

台股ETF「配息」真的重要嗎?投資、選股「這件事」更關鍵

編按:台股ETF近期在台掀熱潮,主打「月配息」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(00940)、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(00939)等金融商品讓民眾趨之若鶩,網路上更有許多「理財專家」分享如何買才能「週週配」,每個禮

5天前 11:13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配息   投資   選股   投資理財   金融商品   加薪   關心   林峰   天下文化   出版  

微軟、蘋果、輝達,為何都前進東南亞?

微軟執行長最近造訪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泰國,宣布在這三個東南亞國家建置AI基礎設施。此外,蘋果跟馬斯克的星鏈,也跟印尼頻頻接觸。不只如此,黃仁勳的輝達,也可望在越南成立研發中心。這些科技巨擘在東南亞的投資

5天前 11:11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東南亞   微軟   投資   輝達   泰國   新加坡   蘋果   印尼   馬來西亞   亞洲  

Google搜尋結合AI,成了網路假訊息幫兇?

Google最近對搜尋引擎的AI改革,在搜尋結果前面,加入AI生成的內容摘要和答案,代表網路獲取資訊的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。雖然Google將這些更新,定位為提供更高效和用戶友好的搜尋體驗,但對於更廣闊

5天前 10:57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網路   生成   生態系統   獲取   搜尋引擎   改革   高效   廣闊   網頁   假訊息  

生成式AI時代:最好的創業機會來了!

最近一、兩年,意識到生成式AI的普及,在我經營的公司(PopChill),團隊一直在尋找AI的落地應用。不管是搜尋優化、詐騙防堵……,生成式AI都大幅提高了公司產能,減少了公司的營運成本。

5天前 10:42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創業   生成   新創   贏家   模型   法律   詐騙   產能   獲利   遠見雜誌  

台積電領軍半導體,將繼續成為「護國神山」

賴總統上任的就職演說中,除了點出產業政策三大方向:「前瞻未來與智慧永續」「競逐太空且探索海洋」「布局全球及行銷全世界」等,也說明半導體、人工智慧、軍工、安控、次世代通訊等,為台灣未來五大信賴產業。另外

5天前 10:32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台積電   半導體   半導體業   供應鏈   布局   地緣政治   時事   前瞻   智慧   永續  

台灣九年級生:迷路的 AI 原住民

台灣的年輕人好似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的住民,「不知有漢,無論魏晉」,看似舒舒服服,其實已來到生死關頭。年輕人刷朋友圈用 Instagram 或 Threads,交友用 Tinder,聊天用 LINE,地

5天前 10:25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九年級   獨角獸   中國   國家隊   原住民   朋友圈   地圖   追劇   乖乖   台灣人  

賴清德總統要以三人為師

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演說後,中國即發動環台軍演,加上立法院的國會改革方案引起朝野對抗及民眾圍街抗議,一時間國內外充滿不安的氛圍。新政府未來的運作及台灣的未來遂引起與論及社會大眾的關心。

5天前 09:19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賴清德   為師   中國   國會   國內外   人格特質   軍演   立法院   接任   改革方案  

簡立峰為何同意黃仁勳觀點:AI強國,正讓沒能力開發AI國家消失?

2024生成式AI年會上,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談ChatGPT,Gemini等應用大勢,是從競爭變化、企業與個人因應之道和市場觀察等3個角度,解析台灣應該如何在這變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

6天前 19:01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簡立峰   國家   黃仁勳   企業   強國   新創   獨特   獲利   核心   董事  

雜誌民調提升 許淑華:各項數據均做為自己精進參酌    (3)

... 南投縣長許淑華在遠見雜誌的民調中,今年由4星晉升為4.5星;是新任首長(不含回任)的第1名,她在上任第一年就被評為最佳新人獎,

6天前 18:51 | 台灣好新聞 | 關鍵字: 許淑華   民調   數據   環保   雜誌   排名   施政   縣府   首長   最佳新人獎  

景氣燈號終於轉亮「黃紅燈」!國發會:AI助攻,仍有外在風險

景氣燈號變燈,國發會今天發布4月景氣燈號,綜合判斷分數增加4分、來到35分,是2022年3月以來首度亮出黃紅燈。國發會官員表示,主要由AI應用帶動,不過目前僅亮1個月黃紅燈,仍須持續關注外在風險,對景

6天前 18:43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景氣   紅燈   燈號   國發會   風險   助攻   亮出   需求   睽違   資通訊  

圍台軍演非演戲!專家:中共演練武力犯台這回「冷啟動」

北京選在賴清德就職第3天,即23、24連兩日進行「聯合利劍2024A」圍台軍演。影響多大?專家認為,此次中共的圍台軍演,力度雖不及前兩次,但可看出中共正在進行武力犯台的「冷啟動」演練,意義不容小覷。到

6天前 18:20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軍演   中共   武力   犯台   演練   演習   專家   火力   作戰   演戲  

台東慢經濟施政獲肯定 饒慶鈴首度榮獲全國五星縣長    (2)

台東慢經濟施政獲肯定,饒慶鈴首度榮獲全國五星縣長。(記者鄭錦晴攝)記者鄭錦晴/台東報導遠見雜誌二十七日公布二0二四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成績,台東縣長饒慶鈴施政滿意度獲得七成六的縣民支持,首度

6天前 18:07 | 中華日報 | 關鍵字: 施政   饒慶鈴   台東   五星   縣長   滿意度   榮獲   勇奪   首長   台東報導  

超高大樓要制震!70樓台北雙星採用亞泥混凝土,關鍵為何是「500公尺」?

回想0403大地震時,位處高樓的人們,覺得特別搖晃,所以建築的抗震效果,就成了近來熱門的話題。那麼,超高大樓該怎麼制震?兩棟樓高分別為70樓、53樓的台北雙子星,堪稱台北西區門戶,投資開發的宏匯集團宣

6天前 17:46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混凝土   大樓   台北   亞東   台北雙子星   亞泥   雙星   西區   旗下   建築  

Threads台灣年輕人最愛用,僅次美國!最新3密技學起來

根據最新統計,Threads這個臉書旗下的社群新興平台,台灣年輕人最愛用,已讓台灣人氣在此平台上竟僅次美國!想加入年輕網路世代,Threads有三個使用密技一定要知道。《遠見》一文完整介紹。

6天前 17:13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美國   密技   遠見   社群   時事   旗下   臉書   社群網站   台灣人   遠見雜誌  

蔣萬安赴議會總質詢 承諾向中央持續爭取首都警消加給

...,相信他曾任臺北市警察局長,對北市基層員警的辛苦一定能感同身受。議員關注遠見雜誌針對各縣市施政滿意度評比,蔣萬安表示遠見雜誌的調查有很多項目的分析,我們看重的是臺北市是六都唯一進步幅度最大的,也拿到

6天前 17:04 | PChome新聞 | 關鍵字: 蔣萬安   議員   臺北市   議會   首都   警消   加給   總質詢   市政   滿意度  

加速危老重建 中市議員:優先處理斷層帶周邊並提高獎勵誘因    (4)

...出申請,有關危險老屋重建的相關問題,都發局也會請各工作站加強說明。蘇柏興還肯定台中市長盧秀燕在遠見雜誌最新調查中,施政分數及施政滿意度皆創下六都最高,並且期許盧秀燕及市府繼續加油、好還要更好,危險老

6天前 17:01 | 台灣好新聞 | 關鍵字: 老屋   危老   斷層帶   議員   市府   蘇柏興   補助   中市   台中市   市政  

台大首位「校學士」畢業生!從地理到交通,他跨域學習如何成功?

國立台灣大學25日舉行112學年畢業典禮,台大於管中閔時任校長時期推動「校學士」制度,由學生依照自身興趣、需求組合跨學院課程規劃,今年台大也迎來第一位校學士畢業生,畢業證書將由台大校史館典藏。學生賴奕

6天前 16:58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學士   台大   交通   畢業生   跨域   地理   鐵路   土木系   畢業證書   學系  

群聯「AI平台」讓生成式AI變平價?COMPUTEX揭曉應用方案

編按:ChatGPT推陳出新,最新發表的模型ChatGPT-4o又再度造成轟動!其實,生成式AI熱潮延燒,台灣也已成為產業鏈的重鎮。群聯打造「aiDAPTIV+」平台,要在生成式AI領域化被動為主動。

6天前 16:24 | 遠見雜誌 | 關鍵字: 群聯   生成   潘健成   訓練   模型   廠商   產業鏈   台版   平價   文化  

施政評比降為4星 侯友宜:帶領團隊做出有感成績    (4)

遠見雜誌評比新北市長施政滿意度,從5星變4星;他今天表示,將持續帶領做出有感政績,也歡迎任何人願意犧牲奉獻

6天前 14:26 | 聯合新聞網 | 關鍵字: 侯友宜   施政   背心   滿意度   帶領   奉獻   首長   新聞稿   市民   大台北